2022年1月1日起,《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工業固體廢物(試行)》開始施行,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工業固廢進入了標準化管理的新軌道。
2月10日,八部門聯合再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就工業固廢問題提出量化處理要求。如,冶煉渣綜合利用率達到73%,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利用量超4.8億噸等。文件還提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工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提升工程及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在內的三大重點工程。
不出意外,今年工業固廢處置的問題將躍升成為環保行業的重要攻堅地帶。像今年許多人大代表也將目光紛紛透射進了固廢處置,工業固廢的合理歸置是重要的話題圈子。
而實際上,現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提速發展,并不是太過突然。有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有130億噸左右,而其中磷石膏、鋼渣等固廢的利用率卻較低。從整體上看,工業固廢還面臨著產量大、地方發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掣肘。
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固廢資源化的路子自然少不了工業領域的“產廢大戶”。
那么,環保行業如何穩渡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攻堅期?
人大代表徐冠巨建議到,要在環保部門牽頭指導下,行業龍頭企業先行試點示范,推動模式創新;實現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完善豁免管理體系,在環境風險可控的范圍內,有效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與效率。
全國政協委員宋鑫曾公開表示,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強化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相關 的體制機制創新亟待跟進。一個是進一步摸清工業固廢產生與利用情況,一個是圍繞當前突出的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問題,高水平整合全國資源,進行合力攻堅。
貴州省此前在3月1日召開的“2021年全省工業綠色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也提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將首先加強綜合利用技術攻關,其次推動綜合利用產業化,政策支持上也將繼續發揮好財政專項資金等推動作用,進一步助力工業固廢綜合利用。
另有相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25年,全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量將超70億噸。此前旺能環境已經提前提前深化了工業固廢市場的布局,其子公司浙江旺能出資3000萬元設立了欣能再生,繼續深入一般工業固廢市場,拓出環保支路。
由此可見,工業固廢處置及綜合利用市場中,企業大展身手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
文章鏈接:環保在線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4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