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南通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惠娟一行深入洋口鎮南漁村、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近海村、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調研我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及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情況。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慧宇,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昌龍,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鴻斌、羅曉東,副縣長徐煒陪同調研。
陳惠娟一行參觀了南漁村迎佳客民宿,聽取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的匯報。南漁村地處如東西北端,全村總面積6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10115畝,現有人口6337人。2019年,該村依托種養殖業、海洋漁業以及旅游業三大產業,實現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24萬元。今年,該村進一步盤活閑置資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力爭實現村營收入超260萬元。
在近海村,陳惠娟一行參觀了百姓親水公園、濕垃圾處置中心。百姓親水公園是該村結合南美白對蝦規范整治中養殖尾水集中收集處置的要求,利用村原有的廢棄溝塘,疏解整治空間營造的一處休閑空間,園中還建有大理石觀景亭,農民建設步道等。濕垃圾處置中心項目主要通過收集居民有機生活垃圾,轉換為沼氣能源、有機肥料,全面建成后,可日處理村民有機生活垃圾750公斤,年產沼渣58.4噸,年產沼液219噸,年產沼氣1.12萬立方米,形成合理的有機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產業鏈,有效改善全村人居環境。
來到位于掘港街道西南部的如東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陳惠娟聽取虹橋家庭農場主杜長泉介紹了“農事體驗+科普文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側重詢問了園區項目入駐情況,充分肯定了融合示范園在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提出要進一步放大園區載體作用,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加深農業產業鏈延伸融合。
陳惠娟對如東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效表示高度肯定。希望如東把握好沿海農業旅游資源優勢,在農業與旅游業的最佳結合點上做文章,以旅游經濟帶動農民致富、促進農業增效;繼續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三產所占比例,著力提高二三產業比重,形成“一產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如東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