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名單,秀洲區王店鎮慶豐村、王江涇鎮虹南村、油車港鎮池灣村榜上有名。王店鎮慶豐村積極探索“從源頭分、定點投放、日產日出、日勸月督”運作模式開展高標準垃圾分類工作。該村以“黨建+”的思路破題垃圾分類工作,自覺把基層黨建融入到垃圾分類工作中去,讓黨員做好垃圾分類的推廣者、踐行者和督導者,實現工作全覆蓋、無盲點。同時,開展源頭分類、定點投放,給每戶村民發放垃圾桶,安排保潔人員定點定時回收,并制定了《慶豐村垃圾分類考核辦法》進行日勸月督,月評月獎,進一步美化和提升人居環境。
為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王江涇鎮虹南村積極探索新方法,對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升級,由“兩分法”升級為“四分法”。該村首先選擇顧齋浜小區的100戶農戶試點“從源頭分類垃圾,袋裝化定點投放”的方法,經顧齋浜小區兩個月試點先行,獲取經驗后,虹南村全村復制此分類模式,開展垃圾分類,做到家庭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經過源頭分類,每日產生的可腐爛垃圾約300公斤,每年可產生43噸可腐爛垃圾制成肥料,既減輕了環境壓力,又真正做到垃圾循環再利用。 此外,油車港鎮池灣村對農戶垃圾分類具體實施操作開展評比檢查,進行網格化管理及保潔員和黨員聯動宣傳,實現了全村全域覆蓋。該村通過以走訪入戶、宣講、游戲、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的宣傳,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村民內心。另外,建立垃圾分類保潔員、勸導員、督導員“三員考核”機制,實施“網格化”管理模式,村民可通過積分獎勵兌換獎品,每月評優評比看“考核墻”。 近年來,秀洲區將垃圾分類工作列入區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先后制定出臺《秀洲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施方案》、《秀洲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監督考核辦法》等文件,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不斷健全完善“四分四定”處理體系,創新六項制度,通過強化宣傳考核,推進全民分類;注重設施配套,提升處理能力;創新工作制度,確保常態長效,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農村環境整體面貌不斷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 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4774萬元,實現分類處理工作行政村全覆蓋,建成省級試點村30個,省級高標準示范村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