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續趨嚴,帶動行業增長
自2016 年起,國家相繼出臺危廢、生活垃圾等細分領域政策。2017 年更是密集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關于生活垃圾焚燒廠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和聯網有關事項的通知》《“十三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等指導細則。2018 年1 月1 日起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稅法》將進一步規范企業排污成本,推動固廢處理相關行業的發展。
2016-2018 年我國固廢處理相關政策
2016 年整體市場規模超7000 億元
根據環保部2017年12月6日發布的《2017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1)2016年我國214 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總量1.89 億噸,通常生活垃圾處理價格處于每噸50元至150元之間,故2016年生活垃圾處理市場規模約在180億元左右。(2)2016年全國大、中城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4.8億噸,目前各地政府對一般工業固廢的處置基準價大致介于300-600元每噸,故工業固廢市場約為6660億元。(3)2016 年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產生量共計約3416.7萬噸,目前市場上危廢處理價格處于每噸2000元至4000元之間,故危廢處理市場空間約為1024億元。綜上,2016年固廢處理整體市場規模在7000億元左右。
數據來源:2014-2017 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環保部)
行業三重壁壘,企業整合發展
行業存在技術、資金、資質三重壁壘
01 技術壁壘
就固廢處理行業的具體工藝而言,未來國內主流處理技術包括焚燒、堆肥等處理路線,這兩類技術工藝設備復雜,操作管理要求高,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02資金壁壘
固廢處理行業項目建設階段確認的工程收入較多,確認的利潤也通常較高,但沒有實際的現金流入。項目回收期較長,考驗公司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因此構筑了一定的資金壁壘。
03資質壁壘
企業進行固廢處理需要有相應資質,如危廢處理企業需要申領危廢收集、貯存、處置綜合經營許可證,這類資質屬于稀缺性資源,具有較高的壁壘性。
企業并購整合,精細化發展
受行業高景氣度的影響,眾多大企業紛紛布局,市場呈現通過橫向與縱向產業鏈延伸、多板塊業務協同發展來擴大產能、整合資源的態勢。
危廢處理成為固廢處理行業亮點
01危廢處理領域盈利性較高
目前市場上危廢處理價格處于每噸2000 元至4000 元之間,遠高于生活垃圾和工業固廢處理領域平均價格。
02危廢處理供需缺口大
2016 年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產生量共計約3416.7 萬噸,同比增長19%,2016 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推出后,危廢范圍拓展為46 大類別479 種,新增117 種,危廢產量有進一步上升之勢。而2016 年危險廢物實際經營規模為1629 萬噸,供需缺口大。
03危廢處理行業存在較高進入壁壘
我國政府對危廢處理行業實行許可證制度,這要求從事危廢處理業務的公司基本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限制新進企業數量。
固廢處理行業前景展望
固廢處理技術包括填埋、焚燒、堆肥三大處理路線,近幾年垃圾焚燒有很大的提升,但會產生二次污染和釋放可疑致癌物。“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固廢處理領域的運用也日益加深。利用互聯網技術服務再生資源產業,線上建設信息和交易服務平臺,線下建設產業園區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及大數據等科技服務功能產生協同作用,為公眾及市場各方提供行業資訊、供求信息、行情報價等資訊,在個人居民、政府、企業中共同循環,打造城市廢物分類回收體系。